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听过许多公开课、竞赛课、优质课,心中老是存在这么一种感觉:许多课都有粉饰雕琢与故意“作秀”之嫌。要么过分追求课堂气氛,要么过分追求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么过分追求教学效果。这些课,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总觉得多了一点什么“异味”。精心打造的品牌课堂总是感觉缺少了那么一点自然、轻松、质朴、厚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周定波 《湖南教育》2001,(20):39-39
巧设情境。课堂上,教师可把形、声、情、境、理熔于一炉,借助绘画、幻灯、计算机等多种媒体,以取得文字、音乐形象和视觉形象的有效沟通,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供特定的情境。如我在教“黄河”时,就通过录像、幻灯把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历史展现给学生看。学生看完以后,就再设置以下问题:黄河为什么多灾难?有什么办法治理?黄河是功大还是过大?  相似文献   
3.
周定波 《湖南教育》2008,(11):15-15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编了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见25课〈诗词曲五首〉)。该教材给赤壁这样作注:赤壁,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赤壁(原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打开与之配套使用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