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考虑对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两大工作机构的调整、建设。新组建的教科室(院):打破教研、教科研分设的工作框架,继续强化研究、服务,逐步淡化原教研室的管理职能。教师研训中心:行使原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的管理职能;对接于省教师培训中心,自“上”而“下”培训教师;衔接于同级教科室(院),导引教师研究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打破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跨级传递、降低人工成本等.探讨区块链创新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为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在基础教育领域里,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实践者。各级教研人员和师范院校中从事教育学教学及研究的教师是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可产生案例,案例经分析、提炼可形成经验,经验经抽象、系统化可形成理论。教育研究是沟通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中介、桥梁。教育研究走向实践的途径可有“校志”和“教师随笔批注”。教育研究者走向实践。应有三点警示。  相似文献   
4.
教学《听听那冷雨》时,不少学生问:“这篇课文的叙述人称为第几人称?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这是一个费思量颇难答的问题。首先,这篇文章的“人称”不该称“叙述人称”。《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作的基本思路是:即景—联想—抒情。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抒情。无情怎会即此景?有情方能生联想。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抒情。尽管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表达方式看,可归属大分类的“叙述”,但《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一篇叙事散文,因此,该文的人称不可谓“叙述人称”,而应该称之为“抒情主体人称”。那到底是第几人称?第…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定位于实践,按学理,是一个成立的命题。因为,教育是一种实践,一种关于人的实践。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一种对于教育实践的研究,一种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人之自身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周岳 《科教文汇》2009,(35):51-52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在我院正如火如荼开展着的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项目的精心设置、严格实施、合理评价,推动了学校的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教学工作场地建设,也鼓励着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乐于实践,技能素养得到极大提高,实现了我们希望看到的一种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周岳 《现代语文》2007,(4):22-25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四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们即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本文主要以《风景谈》为例,对这四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周岳 《现代语文》2007,(2):36-37
江苏版语文教材(必修五)建议教学《项脊轩志》时采用“文本研习”的形式,并设计了这样一个研习的切入点——《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它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体验是介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知性认识。教学体验既是一个过程,是教学主体之身心在亲历亲为中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结果,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获的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感受与领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10.
编写五年制师范前三年的语文教材,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语文教材,建议按文体分设单元;编写前首先需明确课程包括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序列;编写中提出教学建议,设计教学活动,需时时处处想着师生的教学。编写语文教材,不仅要思考如何选编才能使教材的内容更好地体现课程内容,更要思考如何编写才更有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