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孔雀绿(C23H25N2Cl)除杀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仔虾期幼体附生的聚缩虫(Zoothannium)的实验结果表明,育苗过程302~306K温度条件下,0.6~0.8ppm(相当于1.64×10-6~2.19×10-6mol/L)药物浓度作用时间6~8h,可达到除杀聚缩虫又不伤害仔虾幼体的良好效果.育苗池中的有机质会降低除杀聚缩虫的药效,当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宜采用上述浓度范围的上限.  相似文献   
2.
周时强 《大观周刊》2012,(15):21-22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摒弃了以往西方学者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来审视中国的思维模式,以中国人的眼光,提出了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民主”论。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纬度与框架。我们可以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创新上下互动的动态平衡机制来构建中国的“纵向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贵重仪器共享服务和示范应用对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与服务社会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保障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服务,针对当前高校贵重仪器管理和共享服务现状,在分析高校贵重仪器共享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影响贵重仪器共享服务和示范应用的主要因素入手,探索了提高高校贵重仪器共享服务和示范应用的主要措施。最后以上海大学自强4000高性能计算机共享服务和示范应用为具体案例进行了探讨,对提升高校贵重仪器使用效率,对接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学涵盖范围广、科研氛围浓厚,而且在特定研究领域处于前沿地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如何推动高校实验室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已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科普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理清高校实验室在科普工作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大力加强高校实验室开展科普工作的建议和对策,并以具体的案例探索了高校实验室在开展科普工作中的实践,对于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科普地位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