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一般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赋役改革.它们历来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而一条鞭法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关于一条鞭法,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古代史》(2002年审查通过)的叙述也有些杂乱。这恐怕都是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理解一条鞭法的关键点在于它既要减轻农民杂税、徭役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又要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为田赋),其法是将杂税全部摊入田亩,徭役部分摊入田亩。本文试就一条鞭法涉及的一些问题。结合史学界研究动态。特别是“一条鞭打遍天下”的梁方仲先生的研究成果,略谈浅见,希望能够解惑祛疑,对同行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天津市是新课程计划试验地区,高中教学依据试验大纲和试验教材,高考单独命题。但今年高考历史科江西、天津试卷与全国试卷相比,从考查的知识内容来看,大同小异。其中100分的试题完全一致,只有50分的试题体现出差别。具体表现为:单选题10题不同,即第2、3、5、6、7、14、15、17、25、37题;问答题2题不同,即第41、42题;其余单选题、问答题和三道材料解析题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被认为是历史教学的主题[1](p.75)。高中新课改也把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2](p.5)。所以,无论是一纲一本时代还是一标多本时代,  相似文献   
4.
①我不是邓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来不敢以门生自诩,恐有僭伪之嫌。甚至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都没有勇气站到邓门弟子的行列中去。(刘浦江《不仅是为了纪念》,《读书》1999年第3期) ②1981年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考上本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正式成为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十年磨一剑——马敏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 “入室”,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邢(?)疏曰:“言子路之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中能不能运用"人造史料"?笔者原以为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以求"真"求"实"为价值取向的历史教学岂可运用"人造史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高考语文试卷以学生为敌,曾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如余杰就写有《以学生为敌——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一文。也许是因为语文是个大学科。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所以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高考试卷往往容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最近重读毛泽东在1964年的一段话——“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6日上午。九江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前往九江市庐山区新港镇开展送医送教活动。笔者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了这一活动,为新港中学高三(1)班师生上了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按照该班的复习进度,笔者制作了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课件。教学内容设计为四块:一、文化史概念...  相似文献   
8.
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感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容易理解和讲清,而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则有些棘手。这恐怕有两点原因,一是教材叙述比较简略,二是“平均地权”本身也不易理解。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平均地权”的表述基本上取自同盟会《军  相似文献   
9.
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33题为: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讲课和写作中,很多老师喜欢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论证观点,或抒发感情,希望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这种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或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或能起到丰富内涵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笔者在平时的听课(包括听讲座)和阅读时。也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即引用的一些所谓“名言名句”.已经由学者考证和澄清,其实是一种讹传和误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积非成是的“名言名句”仍然被广泛的引用。有时,一节好课,或者一篇好文章,其美感,由于引用了讹传的“名言名句”而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在此笔者结合平时阅读所得.做一回文抄公.辑录四则引用较多、讹传甚广的“名言名句”及学者们的考证。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