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卢纶几首诗的题注有"至德",这一直被人认作年号;由此引起对卢纶生年及诗意的误解。本文提出至德不是年号而是地名;它与池州乃至鄱阳(饶州)都有关系。文章结合这些地名的考证讨论了卢纶的生平,并对其作品作出了更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多方面(尤其是理论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思想、自觉意识和创新成就,着重彰显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以及维护学术规范和学者尊严的顽强斗争精神;他揭批那些偷换概念歪曲事实来反对文字现代化的不良行为,保卫了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文中也记叙作者与他交往和向他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以旌扬学者须有良知和真知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是近年常见于各类研究文献的一个新词。但其泛化使用却不无问题。其实,这个概念从名称到内涵都还有待认真讨论。本文将要说明:"互文性"是"语篇间性"(文本间性),与互文根本无关。互文问题和语篇间性(文本间性)问题分属两套学问;但是二者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卢纶几首诗的题注有“至德”,这一直被人认作年号;由此引起对卢纶生年及诗意的误解。本文提出至德不是年号而是地名;它与池州乃至鄱阳(饶州)都有关系。文章结合这些地名的考证讨论了卢纶的生平,并对其作品作出了更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对上古音研究三派的基本思路作了历史回顾,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观念把音韵学提高到当代音系学的水平.用流音韵尾音节来解释去入合用和去声的形成.考定5对长短元音;以短a为出发点安排75个古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者语料库研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此期间,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研究,几个主要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和建设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在建设上主要有四个特点:与中国的外语教学紧密相连;群体作战、横向合作和资源共享;语料采用国家或省级组织的统一考试资源;标注、检索工具采用国际通用工具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基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过渡语研究;基于中国口语语料库的过渡语研究;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CALL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朝中期有一个诗人群体,文学史上传统称为"大历十才子".首见于<旧唐书>卷163(李虞仲传):李端"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但未全举十人之名.这十个人是谁,古书上的说法不尽相同.<新唐书>卷203(文艺下)云:"[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使用中,“登临”一词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登临”既是合成词,又是两个单纯词。合成词从单纯词发展而来。“登”有“上升”意,与“陡”为同源词,在早期文种,“陡”“比登”常用,楚辞时代后,“登”比“陡”常用。“临”本意为“视”,“面对”为引申出来的第二义。继承根本意的用法有“驾临”、“治理”、“威逼”,继承第二义的有,“到达”一义,“临”的宾语多是地势较低的河流、原野。自宋玉将“登”和“临”搭配使用后,这个词获得了空前丰富的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