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20世纪,以图像证史似乎成为历史学家天经地义的责任。直接寻求视觉证据的史学实践相当可疑,但又不能一味陷入庸俗的怀疑主义。所以如何对待图像在历史重构中的有效性问题,应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视觉文化论述具有何种价值和深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2.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即必须把译者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当时的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是怎样约束译者的行动的,从而给予译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性进程的最近一百年间,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几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学领域的运用而日益受到关注。安东尼·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1992)可谓该领域最发人深省的著作之一,作为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和现代性研究专家,吉登斯在该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如何由私人领域的自我认同的建构,自下而上,深刻影响到公共领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语境。  相似文献   
4.
周诗岩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110-112,125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即必须把译者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当时的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是怎样约束译者的行动的,从而给予译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代视觉传播对场所知觉的反向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认识中人们知觉习惯对图像生产的主导作用相逆,作者通过对媒体再现与空间知觉的关系分析指出,当代视觉传媒正在反向训练着人们的场所知觉.通过分析渗透着各类影像媒体的当代城市空间的显形方式,作者进一步论述了光学透视所固定的结构性空间如何被公共空间中的各类视频窗口解体,从而生成不均匀压缩的、多层叠覆的、无法稳定对焦的影像空间;最终,与几何连续体相对应的总体场所感,如何被与影像碎片相对应的即时场所感更新.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代视觉传媒的特点,提出光电子媒介下城市传播的"透镜模式",也就是城市的大光学成像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之于人的现身情态如何由直接在场转为远程在场.文章还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正是人们对可通约性的需求,构成了这种转向的内在动力--它刺激当代图像生产工业制造出通用的城市符号指涉系统,最终使得公共图像超越公共空间成为达成城市通约所必需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7.
从俄国先锋派代表人物埃尔·利西茨基撰写的《艺术的诸种主义:1914—1924》寻起,可以追溯俄国构成主义在对外确立单一身份之前承载的复杂甚至矛盾的多种取向。构成主义技术实乃艺术家进入社会生产的必然选择,由此触发了契机并在投入生产后遭遇重重困境。构成技法与构成主义观念在现实中陷入绝境有其深层原因,但构成主义者不断变化的技术观也留给了艺术、社会真正的遗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