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现代社会中的人需要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这就要求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善于表达、促进交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意义的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好话题,激发口语兴趣众所周知,成功的教学最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组织者是教师,他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又需要同时面对文章作者,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文本的背景,才能对文本主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否则就可能出现天马行空般的偏差;如果文本中存在人物,师生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  相似文献   
3.
周贵廷 《黑河教育》2012,(11):27-2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总会遇到不少“没有说完全的话”、“没有讲清楚的事”、“没有正式出场的人”……他们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这是作者或教者故意创造的艺术,正如国画中表示天水云雾的空白,或表示陪衬背景的空白,又或者传达一种精神和感觉的空白等等,而且这些留白同音乐一样有韵律、有节奏。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解读文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而不是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内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一、践行新课标,发挥主导作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开展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活动,要把解读文本活动当成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充分的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