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既是美国外交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主义极为盛行时期,亦是其走向衰落时期。持续近一百四十多年的孤立主义思想在短短三十年内与国际主义的斗争中走向终结,其历程注定是曲折的。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国际局势骤变,实力与日俱增的美国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互作用下,罗斯福总统审时度势,出于国家各种利益的需要而与孤立势力展开决斗。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彻底冲破孤立主义阵线,最终促使了美国外交思想在二战期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新唐书》采用小说材料来修史是学界的共识,但历来褒贬不一.宋人吴缜《新唐书纠谬》就认为,《新唐书》“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在史家眼中,什么样的“小说”可以作为“史实”用来修史,《新唐书》又是怎样甄别小说材料的,它如何把小说“正史化”?《新唐书》采用李公佐《谢小娥传》来修撰《列女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借这个实例我们可以一窥唐宋史家的小说观念和史实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