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明初,云南府出现了四大诗人“平居陈郭”.然而“平居陈郭”之“平”究竟是平显还是其子平宣,明代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清代就更含糊不清,即使同一作者此书称平宣,彼书称平显.后代更有甚者,竟然把其父子混而为一.从名望、影响、诗作数量看,似乎平显是当之无愧的,然考索其居滇时间则不然.实际上平宣也曾继任其父做了镇滇总兵官沐府西宾,居滇约40年.从其寓滇时间、交游等综合考查,基本可以坐实“平居陈郭”之“平”为平宣.  相似文献   
2.
清初诗坛出现了一次唐诗选本编纂的高潮,苏州地区成为与济南地区并称的两大选本中心之一.而小小县邑吴江就出现约十六部选本,足以令人利目相看,引人深思.此盛况的出现是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和诗坛论争的产物.清初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对其起了催化作用,它是初盛唐诗与中晚唐诗论争、唐诗宋诗论争的结果,也是文人学者宣情抒怀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姚栖霞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进行诗歌创作,且成就斐然、迥异庸流,是清初闺秀一特例。姚栖霞作诗重创新,能言前人未经言;诗意、诗境凄清顽艳、情真意切,如猿啼鹤唳,令人不堪卒读,从诗的字里行间可见出女诗人生存状态之艰难和创作状态之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4.
<国朝文类>是一部对当时及后代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诗文总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其研究少之又少,很少有人对它的价值做过探索.文章就<国朝文类>的编纂意图、选文标准、编辑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元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等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