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相对于自然人犯罪来说,单位犯罪是在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另一类主体犯罪.从犯罪单位的性质、单位犯罪的纯正性等方面对单位犯罪进行分类研究,深化对单位犯罪这种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的认识,正确解读、认定和适用刑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马尔库塞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变革,根据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可从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电子邮件系统开展师生间的平等沟通;利用微博了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增加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及时了解特定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利用高校网络论坛灌输主流意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优良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4.
根据概念的定义,概念不应划分为“虚概念”和“实概念”,而且概念的虚、实划分带来了许多矛盾和不利后果,总的说来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5.
在古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中,许多哲学家都对灵魂进行了论述,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灵魂问题进行了定义、解释和说明,赋予了灵魂以不同的意义.他们都以灵魂问题为切入点,在人类认识史上开启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从而使灵魂问题成为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同时,这也奠定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对安乐死都持赞同或宽容态度,其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若细究其特征,却有诸多相异之处。主要表现在:赞成安乐死的理由侧重点不同;赞成者的年龄和经济地位比例差异;国家领导人在安乐死问题上的态度有所不同;在使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上双方政府态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看来,理智直观包含着三层含义。作为本源意义上的理智直观是先验想象力的基础和依据。理智直观给想象力确立自由活动性并给予其以直接的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贯穿着主体能动性思想。  相似文献   
8.
儒家哲学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要达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认为达到这一境界则宇宙太和,社会大同,理想人格得到完美实现。从先秦到宋明,儒家学者于此孜孜以求。王阳明在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认为良知既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又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无所不在,超越时空,因此,充分发展人的良知,使其充塞流行,便可廓然大公,达到同天地的境界,实现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虽分歧巨大,但共通性也不少。从二者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来看,二者都是为了探索适合本国、本民族的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而将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于苏联模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