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但不宜提大众化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规格和模式也都趋向多样化。这些变化多始于我国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但在教育理念上则与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调整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研究生层次结构,坚持分层次办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校要特别注重管理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体制除了包括管理机构之外还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以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 ,我们将后者简称为管理机制。我们在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不要只注重机关机构设置的改革 ,更要注重管理机制的改革。  一、高校管理状况的历史分析建国后 ,我国高校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机构数量从少到多 ,功能从大到小 ,管理从简到繁的过程。在分析、考察这个演变过程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机制在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在传统管理体制下 ,高等学校要把从工作环境到生活条件的各个方面都预备齐全 ,有一方面的工作就需要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术梯队是高校教师特定的组织形式,它以发展学科为目标,既从事科研,也从事教学。它与正式组织一样具有自己的目标,有分工协作,有分层次的权力责任制度,属于高等学校中的一种组织。但学术梯队的组成是自愿的,分工协作自愿,负责人公认,不需要任何行政程序加以确认,不存在维系组织存在的刚性结构,所以学术梯队是高等学校这个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学术带头人凭借学术专长和个人魅力对学术梯队实施领导,在学术梯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古即有“天人合一”、“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几千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名与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是学位的评定机构,应当是学位授予单位中的管理机构,它的职责是批准学位,对学位工作进行领导和决策,这个机构的名称以学位委员会为宜。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位条例》颁布以来,博士生教育一直受到特别关注,但我国博士生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在创新性方面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与博士生培养模式相关联。通过借鉴美国、德闻、英国等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经验,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制度的框架内,界定了“条件成熟学科”的具体涵义,并探讨了在“条件成熟的学科”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学位条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存在的表述不明确、逻辑不严谨、落后于学位与法律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必须修改。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学术梯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唐余明 《江苏高教》2002,(1):98-100
本文研究了高校学术梯队的特点、带头人、结构及与教研室、教学梯队、课题组的区别,并对高校学术梯队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应从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出发,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学术梯队的建设,使学术梯队的建设从自发走向自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