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客观因素40%教学任务繁重,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指导及班级管理等工作量很大,时间紧张,业余写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迫于升学压力,忙于常规教学,进行学习反思、吐故纳新的机会太少,写作的动机水平不高,常常感到难以下手。15%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2.
教师为增强动笔的成效,还要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研读意识——立足文本研读,评点课文,查阅参考文献,动笔写一点瞬时感悟,留下一些信息资料。反思意识——立足课堂教学,围绕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适切性和教学效率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动笔写一点课后反思或心得。探究意识——立足于课题研究,结合研究专题,进行深入而微观的教学探讨,动笔写一点现象观察、个例分析或教学札记,积累一些研究数据。总结意识——立足于某一阶段的教学得失,动笔进行一点带有规律性的分析与小结。有了上述各种意识,就可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随时找到问题的触…  相似文献   
3.
日游墨村     
唐忠义 《新读写》2023,(9):56-57
<正>在墨尔本,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跟随导游开展城中一日游。说是一日,其实不过半日,因为下午我们就要赶往机场飞向悉尼。旅游常常如打仗一般,转战各国各城各景之中。整个世界就是战场,人们手中的手机、相机就是长枪短炮,争分夺秒,冲锋陷阵,戎马倥偬,在所不惜!  相似文献   
4.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教育漫话》一书的原稿本为写给朋友的关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私人信札,其最初的动机是要为英国的绅士阶层如何教育孩子提供方法指导。但一经出版,本书在教育界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它所依托的阶层、国家和时代。作者在这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感人生动的书”里,表现出对教育力量的极大信心,并且着重从体育和德育两方面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唐忠义 《上海教育》2005,(4A):47-48
既然不得不写,就自然要研究到底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好了,就可能变“不得不写”为“不写不快”,化常规任务为自主任务。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杂志11A刊上的《“顾客第二”与学校管理》一文,提出了“教师第一”的观念。作者这种“借他山之石”以“攻”学校管理之“玉”的愿望可嘉,所提出的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和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见解,也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作者将公司与学校的管理等同,将公司员工和顾客的关系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同,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唐忠义 《上海教育》2002,(22):61-61
我班有位学生小翁,令教师头捅。小翁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上课和上自修课时都很爱讲闲话,影响课堂纪律和自修课的秩序。几位课任教师采取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位教师先是在课堂上不点名地批评小翁,  相似文献   
8.
唐:本课围绕尤三姐之死,引导学生对原有关章节进行研讨,师生立足本研读,注重问题引发,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之深之广,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家长和社会都对教师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做研究型教师、随时反思教学、参与教育科研等,都需要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和体会落笔成文。但综观学校内部,真正能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表达真切的教师并不多。原来,不光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对写文章存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0.
数据资料的积累总是在一定的教育研究动机或愿望的激发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加工整理的自觉活动。笔者在本刊上期介绍的问题追踪法和主题拓展法,不过是在教育实践中分别以问题为起点和以主题为基点积累有关数据资料的两种具体方法。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论采用什么积累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