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子华1918年赴法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时,业余爱好天文,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相合,以独特的易学象数思维方法,开展研究,从而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的第十大行星而轰动欧洲。本文着重研究刘子华如何运用《周易》的象数思维方法进行其科学预测,从而首创宇宙太极中心论,综观宇宙星系;阐发两仪配偶律,探索星际关系;营建八卦家族,编排星群结构;借重阴阳平衡律,测算木王星数据以及取象比类的直觉思维之妙用。  相似文献   
2.
道家道教与直觉思维唐明邦近年来探讨科学与神秘文化的关系,不得不涉及直觉思维这一哲学问题。前几年在《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一文中①,对此有过初步论述,看来,颇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道家道教对发展中国哲学思维有着多方面贡献,关于直觉思维的论述,是其突出贡献之...  相似文献   
3.
本较全面较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了《周易》的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一、从国内研究组织和机构、研究队伍、学术活动、研究成果以及海外“周易热”的出现等方面.评介了“周易热”的概况;二、以东方化之奇葩、潭真的哲学经典.打开宇宙迷宫的金钥匙、经邦济世的要诀、上古巫史化的百科全书、神秘化的理论基础等六个观点,介绍和评价了《周易》的化价值.其中不乏深刻的学术见解。这些对研究《周易》和考察周易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全面较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了《周易》的文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一、从国内研究组织和机构、研究队伍、学术活动、研究成果以及海外“周易热”的出现等方面,评介了“周易热”的概况;二、以东方文化之奇葩、深奥的哲学经典、打开宇宙迷宫的金钥匙、经邦济世的要诀、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全书、神秘文化的理论基础等六个观点,介绍和评价了《周易》的文化价值,其中不乏深刻的学术见解。这些对研究《周易》和考察周易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炎黄文化。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汲取炎黄文化之精髓而繁衍壮大。认清炎黄文化之精髓,十分必要。军有军魂,国有国魂,炎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炎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6.
老子尊道贵德尚和的"玄同"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五千言,同《易经》、《论语》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始经典,是上古先哲的智慧结晶。老子的《道德经》所昭示的尊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贵德而无为的爱民治国理念,尚和而不争的少私寡欲警言,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易》博大精深,旨高趣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绎,已成为集哲学与科学于一体之东方哲学文化经典,在国际上也享誉甚高,引众多学者争相研究,使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愈加魅力四射,光彩夺目。适逢本刊栏目《<周易>应用研究》受到省新闻出版局赞许之际,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如期在安阳召开。报告厅内,易家满座,各发宏论,令人耳目一新。与会专家学者还应邀到安阳大学参观,对安阳大学以图、文、画等形式致力于推崇《周易》文化、以《周易》文化精髓激励师生奋发向上评价甚高。诸多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刊《<周易>应用研究》栏目热情关注,不吝赐稿。本期刊发唐明邦、徐道一、商宏宽三位教授的文章,以期对易学研究及运用带来新的启迪。随后,本刊将陆续刊登申斌、吴铁铸、赵定理、李定、辛立洲、鞠曦等学者关于《周易》研究方面的论文,继续为易学研究走健康、正确之路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8.
《周易》博大精深,旨高趣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绎,已成为集哲学与科学于一体之东方哲学文化经典,在国际上也享誉甚高,引众多学者争相研究,使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愈加魅力四射,光彩夺目。适逢本刊栏目《(周易)应用研究》受到省新闻出版局赞许之际,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如期在安阳召开。报告厅内,易家满座,各发宏论,令人耳目一新。与会专家学者还应邀到安阳大学参观,对安阳大学以图、文、画等形式致力于推崇《周易》文化、以《周易》文化精髓激励师生奋发向上评价甚高。诸多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刊《(周易)应用研究》栏目热情关注,不吝赐稿。本期刊发唐明邦、徐道一、商宏宽三位教授的文章,以期对易学研究及运用带来新的启迪。随后,本刊将陆续刊登申斌、昊铁铸、赵定理、李定、辛立洲、鞠曦等学者关于《周易》研究方面的论文,继续为易学研究走健康、正确之路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9.
<正>五十余年,我学易研易论易,付出不少心血。而今退居珞珈山,安度晚年,于易学仍时有萦怀。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全国掀起的"周易热",我的《周易》研究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阐述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意在促使易学研究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长期以来,《周易》文化价值受到严重的人为扭曲,在社会上被视为单纯的占卜之书,故不可不辨。为此,全面剖析《周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开来者之慧命于无疆──读《中国哲学原论》唐明邦当代中国哲人的重任,在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现代化的关系。有人主张传统思想文化均属历史陈迹,于现代化有害而无补,必"全盘西化"乃有出路;有人主张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必须立足本土,借鉴异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