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做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振奋精神状态、塑造完美人格、培养正确思维方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氛围还没有形成,重说教、轻践行,学生的人文精神缺乏、礼仪规范缺位、仁爱精神缺少、诚信道德缺失。为此,高校应从德育全局的高度,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树立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强化全员育人的观念,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教育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道德的自我教育,磨练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不断践行道德培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讲深就是要讲到心里去,点燃求知心、激发同理心、增强自信心,做到润物无声;讲透就是把道理讲明白,遵循应学之理、理解知识之理、接受育人之理,做到领悟通透;讲活就是要使教育易于接受,富有感染力、极具冲击力、保障说服力,做到学理悟行。这要求真正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相似文献   
4.
幼儿绘画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历程.幼儿绘画中的符号语言体现了幼儿的情绪变化与情感倾向,展现了幼儿眼中的发现与不同,表达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现实中幼儿绘画符号语言的解读之误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和家长的理念与理解之误,二是幼儿表达与技能的欠缺.这种解读之误,容易降低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思考幼儿绘画活动中的符号语言,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读懂幼儿,促进幼儿绘画的进步和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唐献玲 《文教资料》2007,(36):93-94
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辩证地阐述了教育善的思想:"尚志"与"改过"统一;"恒心"与"专心"统一;"内修"与"外影"统一;"舍生取义"与"浩然之气"统一。其丰富的思想对今天德育中的施教者、受教者、教育环境的应然探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教师应具备高尚师德与由博反约的知识技能统一、教法多样与坚持标准统一;大学生应在专心致志中树立尚志与反求诸己统一;学校应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是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发展的瓶颈,从事一线教学的思政教师应不断反思当前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原因:高校思政教师、大学生与环境氛围等主客观因素。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具体实证为例,总结出建构其实效性的五种路径:转变教学观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组织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化高校德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福泽谕吉作为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著名教育家,其教育理念中深蕴着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教育伦理思想:"天赋人权"的教育平等观;"德智体"和谐发展观;"三位一体"的环境观;提倡"实学",培养"独立"观等.  相似文献   
8.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众说纷纭。从法律和道德的外在关系来看是两种不同的调节规范。同时法律又内在蕴涵着道德性,具有道德的形式特征和实质特征。由此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德治和法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德法的进程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