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其对性别与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教育对话的新途径,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女性教育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并不只是要在两性心理、心理、社会差异等基础上强造一个平等的世界,而是要在两性和谐共处的基础上,争取最大限度的共同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学界提出的"要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解决诸多的社会问题"的观点,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状况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可能性等四方面的分析,说明"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一时期内其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改革,笔者一直处于困惑状态中,许多问题想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我们选取了市内少数民族聚居地-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作为研究重点。该地区的教育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教育大体系,但由于教育观念落后、自然和经济条件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学校办学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师资队伍弱小、职业技术教育薄弱,据此,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管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并开展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5.
对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改革 ,笔者一直处于困惑状态中 ,许多问题想求教于同仁。  一、人的素质是否呈线性人们一般把提高素质理解为提高人的全面 (整体 )素质 ,为此他们便对人的素质进行分解。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人”也有不同的各种素质。如林崇德在华中师大讲学时指出 ,素质教育是以创新教育和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 ;而孙绵涛则从学生质量标准出发指出 ,“素质”应包括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活动素质 ;另有学者则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出发指出 ,人需要三张“通行证”和“四个学会”。〔1〕这个“全面 (整…  相似文献   
6.
7.
文章针对学界提出的“要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解决诸多的社会问题”的观点,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状况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可能性等四方面的分析,说明“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一时期内其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教育彩票:一种教育融资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祺 《教育探索》2001,(8):38-39
众所周知,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紧张,特别是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要》规定: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NP的比例到1999年达4%。 实际上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呈下降趋势,即从 1986年的2.85%下降到1999年的2.79%。这种状况不容 乐观,有必要另辟途径,增加教育经费,发展教育事业。笔者 认为发行教育彩票不失为一种教育筹资的新途径。从我国 彩票市场来看,自1987年我国对彩票开禁至1998年,全国 累计彩票发行量已突破400亿元人民币。1999年,福利彩票 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紧张,特别是教育经费投人严重不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要》规定:我国财经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NP的比例到1999年达4%。但我国教育投入的具体情况又如何呢?请看下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经性教育投入在呈下降趋势,即从1986年的2.85%下降到1999年的2.79%,而受教育人数并没减少,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不仅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投入量的平均水平(1991年为3,3%,发展中国家同年为4.61%)[2]。在此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章针对学界提出的“要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解决诸多的社会问题”的观点,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状况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可能性等四方面 分析,说明“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一时期内其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