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时,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外出参观(配以情境图),男生12人,女生35人,一共有多少人?由此引出加法算式12+35。接着,又补充提问: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继而引出减法算式35-12。无疑,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也的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问题是,这样的情境究竟能不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不会自觉引导学生生成必要的数学思考?如果不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上述问题情境作出如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3.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知道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
[问题]请你估计一下1千克米的粒数,再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探索出1千克米的粒数,看结果与你估计的是否接近?学生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下面选取三位同学的实践过程,作分析与评点。[唐啸同学的探索与实践]我和李娜一起对问题进行了估算和探索,我估计1千克米大约有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否对教学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呢?如何恰当地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度”,避免乱用、滥用对教学产生的消极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触颇深,下面就以“圆柱的认识”一课的两种不同教法,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案例】这是我的一节研究课,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小结时,我发现自己竟然忘记写题目了,怎么办呢?后面坐着本校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还有几位实习教师,总不能现在把题目补上吧?我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给我们这节课起个名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谁来给咱们今天这节课取个名字?”学生显得异常兴奋,以下是我摘录的一段课堂实录。生1:认识几分之几。生2:认识分数。生3:不行,不行,一点都不好听。我来取一个:和分数交朋友。(其他学生很受启发,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生4:我爱你——分数。生5:给我们带来方便的数——分数。生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