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在如何实现这种结合上,毛泽东和邓小平则有着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路加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他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同的时代效果。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建设思路及其形成原因,可以为今天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各民主党派,在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完成了三次历史转变:以“中间势力”向“联共反蒋”的人民民主力量的转变,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与时俱进"的有关论述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提炼,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点和认识论的观点.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时俱进的典型产物.与时俱进不仅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而且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人的个性是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和独特个性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上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因此,着力弘扬和培育人的个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德育在培养人的个性中具有思想、环境、方法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保证作用。同时,现代德育应适应开发人的个性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许多同龄人都在绿茵场上感受着奔跑的快感时,他却在与自己的命运进行着艰难的抗争;当许多同学都在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大学时光时,他却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当许多同学都还沉浸在被爱的关怀中时,他却已经将爱广泛播撒。  相似文献   
7.
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开展教研教学是提高《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理论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地方历史文化贯穿《纲要》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一是贯穿课堂理论教学之中;二是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