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经》中“所”字共出现51次,其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作名词;一类是与动词等成分结合,形成“所+V”结构。它已涉及到古代汉语中“所”字的各个主要用法。考察《诗经》“所”字的用法可知:1、《诗经》语言丰富生动,其语法体系亦较为完善;2、《诗经》的创作时代,古汉语语法已走出了原始时期,正在由简单、概括阶段向分工更精细、结构更严密、更成熟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2.
喻华 《南昌教育》2008,(1):57-57
小学英语如何在集体教学中体现个性化教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共同进步呢?为此,笔者作了如下的课外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3.
好奇与兴趣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起点。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也正是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是在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泄漏电流测试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际上些有关测量泄漏电流的方法及对测试仪要求的标准和规定后,采用先进的数字集成电路及目前较流行的单片机控制技术,研制出1种测量精度高,体积小、数字显示、带自诊断功能、操作简便的智能型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使学生认识美的本质、价值,正确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呢?一、创设意境,感知美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一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美育过程的起点。儿童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直接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级画板》的函数功能和数据迭代功能模拟概率试验,可以克服实物试验次数不可能足够多,试验过程重复枯燥,不能保证试验的随机性等缺点,而且简便易行.其关键在于如何用函数功能将试验结果转化为0和1两个数值,并利用数据迭代功能自动统计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含笑九泉     
~~含笑九泉@喻华 @周美强~~  相似文献   
8.
一、不同年级少儿的审美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的学生,因其年龄较小,看事物比较幼稚,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新鲜感,那么,为了更好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应该从他们自身出发,运用情境教学,让他们在"玩"中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开设的新课程,作为本课程教师,如何搞好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自律性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时最叫老师头疼的问题。同时,我发现孩子们在做游戏时特别开心,也特别专注,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喜欢游戏的内容,学起来特别快,记忆时间也很长。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将快乐置于情景之中,就能更好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抓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和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