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草原上有许多祝福的歌,像绿色的雨露滋润江河的源头,啊,远方的客人,远方的客人,我们把所有的祝福酿成美酒献给你……”  相似文献   
2.
喻燕倩 《南昌教育》2005,(B09):134-135
夕阳西下,我迈着轻盈的步子,沿着绿树和晚霞掩映的乌兹河畔缓缓地走过。凉风习习,一阵阵地掠过河畔的小树林,树叶在落日的映照下轻轻地摇曳,沙沙作响。英格兰约克城的人家房前屋后,花草如茵,色彩鲜艳,浓香扑鼻;最惹人喜爱的是花色各异的玫瑰,开得如茶盅一般大小,片片花瓣如玉一般玲珑剔透……河岸上远远的一抹夕阳,把一河悠闲的涟漪染成血红。蓦地,落日沉入地平线,暮色徐徐地笼罩过来。向晚时分,我正走向一家中餐馆去打工。  相似文献   
3.
从来没有哪个作家的语言像徐志摩那样让我着迷。喜欢上他的作品是从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开始的,而不是中学时就读到的《再别康桥》。不知道诗人当时感到些什么,我很难明白他这首名诗背后的话,为何“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然而散文不同,他的文笔奇美,把我带入了清澈秀逸的境界:“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协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灵性。”还有欧化的长句,非得读好几遍不能领会其中的美感。而后我就迷上了志摩所有的作品,这篇散文更是百读不厌。一位作家朋友笑我还是中学女生的口味,但我并不为此感到脸红。许多年过去了,别的书渐渐失散,但他的书一直带在身边。他的语言,滋润着我在欧洲几年里枯竭的中文思维中枢。我喜欢自由脱俗的情感和理想主义者亮晶晶的额头,这些并不因为时间的逝去、理想的破灭而失去它们的光彩。他纯洁之美的篇章,他对人生的单纯信仰,让我生出的何止是敬意!我以当年为了应付考试获取的知识,实在不能理解影响了他的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诗,我当时甚至不知道志摩笔下的康桥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剑桥。学校给我的文凭,没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有遮羞的功用,全不能遮盖我的空疏和寡陋。徐志摩说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线索,如果说我过去的人生也寻得出线索的话,那么我后来去法国留学,为的是去欧洲“游学”。也还算得上是一笔清晰的线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