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井访茶记     
不知您到过杭州的九溪十八涧没有?那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弯曲小路,溪水有时在路的左边,有时在右边。游客不时需要过“桥”——一块又一块的墩实石头,相隔多在一步之遥,水就在石头之间流淌,人需要在石头上跳跃。路的两边都是高山,高山之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茶树。我和《杭州日报》的一位记从六合塔转到九溪十八涧的最南端,慢慢地向北走。等把九溪十八涧走完,就要路经大名鼎鼎的龙井村。知道我有“访茶”的欲念,记朋友才特意安排了这条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2.
旅途读书     
火车的车轮在铁轨上唱歌,窗外风景飞掠过去。临窗的小桌上,摆着我的干粮——面包香肠,一杯沏好的茶水飘出缕缕的水汽儿……我躺在火车的卧铺上,一只脚翘在另一个膝盖上,正在用心读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太对了也太美了!怎么古今之间,也可以如此地相近和相通么?下边的话更有分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顿时严肃起来,我真诚地用之检点自己的言行,看是否有违背的地方。幸好每次检测均是“无”,我庆幸平生做事从不敢  相似文献   
3.
一鸡多吃     
生活中很少有人把同一种原料按照部位的不同加以切割,再经不同的工艺制成不同的风味——即实现所谓的“一鸡多吃”。但是当我们以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一鸡多吃”就应该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有这样的读报经验:同一条新闻——放在中央的报纸是它,放在地方报纸还是它;放在综合性报纸是它,放在专业性报纸还是它:放在大报是它,放在小报还是它……仿佛有某一类或某几类新闻,与生俱来的是铁定的写法,“一鸡一吃”似乎是万难更改的了。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杂家     
记者仿佛天生就是杂家,今天跑这儿,明天跑那儿,今天写专访,明天又去发消息,肚子里如同杂货铺,主顾们想拣个什么(从内容到形式),由性儿挑好了。在记者年富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和接待,自己稍一努力,无论什么大活儿、难活儿,均能倚马可待;在这时,“样样能”“路路通”的感觉在心底涌起,仿佛杂家的功业已成。可事实上正相反,君不见诸多记者老来的萧条寂  相似文献   
5.
要想写好游记,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要有个三部曲。首先要捕捉和写出此番旅游途中的第一个兴奋点。既然是游记,就必须从这一次旅游说起,文章开始不久这个兴奋点就能出现,如果总不出现,观众就不跟着“乱爬山”了。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爬这架山,此刻场景兴许刚有点“意思”,焉知此后就没有更高更好的  相似文献   
6.
《新观察》1989年第5期上有篇好文章,海外专栏作家梁厚甫的《旅美记者生涯三十年》,其中关于“改写人”的叙述对人颇有启示。文章说:“我注意《波铁摩尔太阳报》所刊的消息,发现第二天该报记述总统的谈话,并不是由该记者(指采访者)署名,而署名的另有其人,有时也有该记者的署名,但署名却排在第二位。我忍不住寻求原因。该记者说,美国报纸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在街上如果碰到‘人咬狗’的新闻,就由跑腿的记者执笔来写,因为这新闻是社会性的,无关重要。碰到政治和经济性的大新闻,跑腿记者所写的东西,只能视为原材料,送回报馆之后,是由一种‘改写人’(Re—writer)来改写。政写人比之跑腿记者有更深资历,一是文笔较好,二是对‘国际关系’以及‘经济’问题,有较深的学养。叙述的时候,用的不是记录文体,而是夹叙夹议的文体。”在我国,由学养高深的大记者(同时往往兼任不大不小的新闻“官儿”)对重大政治,经济新闻进行述评的作法也是有的,但不太时兴“夹叙夹议”。在梁  相似文献   
7.
记者能够轰动一时不准,难的是几十年后重新阅读他(她)的作品,使后的读者依然感受到一种新鲜、一种震撼。如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妨说他(她)是不“过时”的记者。我的母亲彭子冈,一生痛快,心地磊落,人有个性,文有风格。今天翻阅她晚年出版的3本文集——《子冈作品选》、《时代的回声》、《驰骋文坛的女斗士》,就不竣发现许多段落,依然使用权人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8.
与同辈人相比,我可能是最怀念母校恩情的一个。前边有小学,后边有大学,我最怀念的则是中学,我从1954年至1960年在北京男三中读了六年。今天年轻读者或许要奇怪学校名称当中的“男”字,我们那一代人则习惯得很,因为离男三中两站路,还有一个女三中。那时候,北京最好的中学要么是男校,要  相似文献   
9.
1996年秋天到苏州,转了几个弯,我终于走进《苏州杂志》编辑部。这是一个典型的苏州小院,有北房一溜,房间很深,便从当中一分为二,于是又有几间面墙的南房了。屋里有老式的地板,虽不宽敞,却很舒服。主编陆文夫先生在等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他隔窗望着天井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