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小节教材里,对分数下了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为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练习三十”,共编有七道练习题。为提高练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智力,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钉一钉第1题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懂得三角形的稳定性。练习时,除了按照题目的要求,叫学生讲讲为什么木匠修理桌椅时往往要在桌椅的下边钉两根木条的道理外,还得让他们仿照题中的椅子图,用两根木条在已经摇动的椅子下边钉一钉,成为两个三角形,并比较一下椅子钉前和钉后的稳定情况。如果这样做有困难,也可改用由老师边实际操作边演示的办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或演示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一、削萝卜一位四年级的老师,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带了一把小刀和一个萝卜到课堂。儿童们由于不懂得老师的心意,都格格地笑了。可是笑声未断,老师就按照自己课前的计划削起萝卜来了。第一刀削去,萝卜上出来了一个平平的面。老师说:这就是物体的“面”(板书:面);第二刀削去,萝卜上又出来了一条长长的边,老师说:这就是物体的“棱”(板书:棱);第三刀削去,萝卜上尖尖的点也出来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教材,学生往往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混淆起来。教学时可采取下列一些方法予以防止和纠正。(一)多举实例加以区别。比如老师可指着黑板说:这块黑板的四条边长之和表示这块黑板的周长;而用来写字的黑板面的大小才表示这块黑板的面积。又如篮球场的边界线的总长表示周长,而边界线所围的平面部分的大小表示面积。(二)通过画图加以区别。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形,学生认真地进行观察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前年,我县初中招生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红明大队筑一条渠道,二月上旬筑了全长的25%。中旬筑了15米,正好是全长的5/(16)。下旬还要筑多少米才能完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百分数应用题。根据题意,这道题的正确解答应该是: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练习三十三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你能从下图中找出几个角来?”(右图中的1、2、3、4是笔者为了说明方便而加的)学生通过这道题的解答,可以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这道思考题一般学生只能找出三个基本角,即: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章第三小节,学习百分数的三类基本题及其扩张类型的应用题。这三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比较量÷标准量=百分率;标准量×百分率=比较量;比较量÷百分率=标准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由于搞乱了标准量和比较量而列错了算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运用变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交中求不变,进而掌握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第一类应用题的“鼍变”——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带分数加减法”这一小节教材,由于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计算又比较复杂,因而学生在练习中出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应用题”的例5和例6,是“求两积之和”的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两积之和=ab cd。当上式 a=c 时,则两积之和=a(b d),当6=d 时,则两积之和=(a c)b。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上述“求两积之和”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以后,就不难推导出“求两积之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即两积之差=  相似文献   
10.
一位四年级老师,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采用了设障法进行教学。他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这节课的教学目的,给学生设置若干个学习障碍,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扫除学习障碍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个障碍,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一开始,老师给出了几个较大的数。让学生判别能否被3整除。结果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举手发言。然后反过来,叫学生报数让老师来判断能否被3整除。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