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背景知识--鉴别有机物的常见方法 1.溶解性法. 通常是加水鉴别,观察其是否溶于水.例如,用该法可以鉴别乙醇和氯仿、乙酸和乙酸乙酯、甘油和油脂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对写作能力要求的提高,各省市对书面表达的命题要求也相应提高,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在提高。如何提升书面表达的质量,写出亮点、写出风采已经成为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瓶颈。以下结合学生习作来谈谈如何写好半开放性作文。  相似文献   
3.
英语现在时态是历届高考必考的主要语法项目,更是考生比较容易失分的题。时态通常根据时间状语和上下文及语境来判断。但同样的语境用不同的时态,其  相似文献   
4.
夏国梁 《新高考》2004,(11):44-46
形容词、副词在英语词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历年高考必学的内容。本文试图就高考对形容词、副词的重点和难点的考查要求和方式作一些分析和归纳.以期同学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STS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科学 .近年来 ,中考试题中STS问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这类试题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依托 ,具有科技信息新、知识覆盖广、社会效用强等特点 ,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现将近年来中考中有关STS问题的试题总结归类如下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问题1 下列气体排放在大气中 ,会形成“酸雨”而污染环境的是 (   ) .(A)CO2    (B)SO2    (C)H2    (D)O22 下列气体大量排放到大气中 ,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 .(A)N2   (B)CO  (…  相似文献   
6.
夏国梁 《新高考》2008,(10):45-47
翻阅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英语试题,不难发现对介词的考查有近10题,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介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当复杂、灵活。本文试对考生经常出错的几组时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知识——鉴别有机物的常见方法 1.溶解性法。 通常是加水鉴别,观察其是否溶于水。例如,用该法可以鉴别乙醇和氯仿、乙酸和乙酸乙酯、甘油和油脂等。 2.密度法。  相似文献   
8.
夏国梁 《新高考》2010,(4):50-52
倒装一般分为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全部倒装是将整个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而部分倒装则是将部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且通常是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等。在整个英语语法体系中,相对于其它大的特别重要的语法项目,倒装句型不算很难掌握,但是  相似文献   
9.
10.
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后,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