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夏小波 《云南教育》2008,(10):13-1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显然不能沿袭过去的解释与告诉,而尝试运用当下的品味与体悟又感到茫然与无所适从。如何还原字词的生命与活力,如何让看似抽象得近乎干瘪的词语越发的充盈而丰满,形象而绮丽,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特别是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借助一定的意境,如: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桂图及配套的音、像等,这样,就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可感、生动,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能力的发展,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将它用来鉴赏相应的意境.即把一节课的另一半上成欣赏课,从而增强学生对意境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模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下面是《瀑布》一课的教学设计,它充分体现了这两种能力的相互交融与促进。 一、教学目标分解: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  相似文献   
3.
一、现象某次外出听课 ,执教者是一位年岁稍长的同志 ,课上得沉稳老练。但由于一时疏忽 ,一连在黑板上写错字 ,而这几个错字却“明目张胆”地一直挂到课后 ,竟没有一个同学指责它的不对之处。回来之后 ,我有意在班上做了个同样的实验 :事先邀请了几位同事到场听课 ,在进行板书时 ,故意夹了两个错字。谁知 ,此现象再次上演 ,我又陆续在另外几个班级做了同样的实验 ,结果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述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群学生面临几个明显的错字而无动于衷呢 ?事后 ,我做了个调查 :由于基础差而确实不知的占 5% ,出于对老师的过分信任和崇拜…  相似文献   
4.
《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通过对祖父园子里的景物,以及"我"与祖父一起生活情景的描述,展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父深切的怀念之情. 从布局谋篇上看,"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将"借景抒情"作为这篇课文的语言教学点,既尊重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又兼顾了课程的学段目标,实现了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但不可否认,有些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口语交际教学还不够重视,表现为:重视阅读课,忽视口语交际课;重视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空间的大小合理安排词语的位置和间距,做到整体的和谐和美观。2.指导学生"含有多音字的句子要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意思选择恰当的读音"和长句朗读的停顿处理方法等。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学会"想画面、抓情节"的概括叙事性文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