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尝试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中应用比较教学法,从实验工质的性质、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流量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式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热工过程与设备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在本科生完成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工业热工基础等专业课的学习后开设的.详细介绍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的在讲授过程中怎样良好地与以上课程结合起来,怎样系统地融入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演示实验可视化平台,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的综合型实验可视化平台,真实工业设备参观、拆装可视化平台,三维大型工业设备结构及热过程可视化平台,设计创新性自主实验可视化平台,将可视化教学引入热工实验教学体系中,使得学生感知可视化,能力可视化,思维可视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热工实验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可视化教学、逻辑化教学、比较式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交叉应用的教学方式,突破了实验课程时间、空间、结构的限制,可以将各种类型的事物进行可视化、逻辑化、比较式教学,使得实际情况一目了然,简明直接,直达重点,目的突出,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从专业课内容设置、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4个方面分析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对高校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课程地图以清晰的学习路径为学生规划学业、教师检视课程、学校规划课程提供依据。台湾地区高校的课程地图在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迅速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视通识教育、强调核心能力等特点,但也存在目的性太强、教师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大陆高校可以借鉴台湾地区高校的经验,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鼓励任课教师参与、整合系统功能、发挥教学评估作用等方面开展课程地图的建设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将基础教学实验、综合创新实验、科研创新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工具NetDraw的应用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文章以对社会性软件平台——好看簿中庄秀丽博士发起的"数字学习工具操作"活动的研究为案例,深入讲解了如何使用可视化网络数据分析软件NetDraw来做社会网络分析,以期对正在或即将从事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9.
结合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内容知识点抽象、计算公式较多,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欠缺的问题,提出案例型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结合流体力学基本理论体系和本专业特色,通过建立案例库,课堂内容优化,建立以案例辅助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有限学时里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促使教学内容趋向“工程化”,为提高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