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既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很快便能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然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中的种种妙处。正如夏沔尊所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吕叔湘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学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素质教育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个性的发展,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得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功效来看,只有围绕个性化特点来探索,才能取得好效果。而语文个性化教学,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实践中,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