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三十七年前,我国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在他的诗篇《偶成》中写道:“一切好东西部永远存在,它们只是象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象花一样重开。”未料想,他的话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谛,也言中了自己诗歌的命运。粉碎“四人帮”后,随着“繁花似锦障”的文艺春天的出现,久已销声敛迹的戴望舒诗歌也挣脱了凝冰,象出水的芙蕖一样,以其特有的清丽、绰约、馨香,再度引起诗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十年代初期诗坛的星海中,有一颗闪亮的新星,他就是创造社、浅草社的诗人邓均吾。1921年春,郭沫若与他初识时,不禁惊叹:“在编辑所里有一位四川人邓均吾,这要算是我在马霍路上遇着的一粒砂金。” 邓均吾生于1898年,四川省古蔺县人。1921年加入创造社,参与《创造季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开始写新诗。次年,又加入青年文学社团“浅草社”。短短数年间,在《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浅草》等刊物上发表了近70篇诗歌。他用诗人的慧眼审视社会人生,将诗歌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