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回归生活?那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主体发挥和教师的价值引导这三点,充分构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全面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学生评教就是让学生作为其中一个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师评价工作中去的一种评价模式,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反馈并提出改进要求的做法和过程。采用学生评教主要是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生评教就是让学生作为其中一个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师评价工作中去的一种评价模式,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5.
基于问题探究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困惑到掌握的过程。其中,发现问题和合作交流是问题探完的两个关键.本文着重强调了探究性问题的内涵和特征及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7.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为提高德育实效而深感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德育从来没有松懈过,可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往往具有双重人格特征呢?如果我们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道德教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一直把道德知识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从对古代<三字经>的背记到德育课程的设置,都是从成人世界出发,把学生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这种知性德育一直占据着学校德育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一、起步: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生态和谐"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主题内容呢?起初,我们仅仅是基于新课程改革后对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2003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全面实施,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中不仅改了教材,而且调整了课程计划.  相似文献   
9.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是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指导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最根本依据。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编制的、系统反映历史与社会这门全新的综合学科的教学用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