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潜《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文中说到“外人”的语句共有三处: ①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遂与外人间隔。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以上三句中的“外人”,许多选本都解释为一个意思,指“桃源以外的世人”。这就地理环境的方位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就时间概念来说,它们究竟指的是桃源以外哪个时代的人,我们必须仔细揣摩,加以辨析。 第一句中的“外人”,是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因为下文明明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从秦到东晋太元年间约六百年之久,既然一直与外界隔绝,当然“衣  相似文献   
2.
《捕蛇者说》(初语五册)“吾恂恂而起”一句中的“恂恂”,统编中学教材注:“小心谨慎的样子”,这样理解,似不确切。 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通篇以“蛇毒”为陪衬,通过反复对比,揭示主题。蒋氏祖孙三代的“乡邻”,在重赋的压榨之下,十室九空,“非死则徙”,而蒋氏却“以捕蛇独存”。他以捕蛇抵租税,蛇的存否,对他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活出路。当“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际,“(讠华)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不难想象蒋氏此时也同样处于恐怖气氛之中,而惊惶万状,莫知所措。因此他提心吊胆,生怕蛇不在缶中,自己也就会和乡邻一样活不下去了。“恂恂”,正表现其惶恐不安之状。而当他看到“吾蛇尚存”之后,因为有蛇准备着,到规定的时候可以把它缴上去抵租税,所以才又“弛然而卧”,放下心来。“弛然,正表现其轻松放心的情态。这里“恂恂”与“弛然”对举,两相照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了蒋氏“视其缶”胡后心情的急剧变化。通过这样一张一弛的对比描写,更为突现了“赋敛  相似文献   
3.
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向来就有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游戏之作,主要表现作者以游山玩水的闲逸生活为乐,内容不足取,不过在艺术方面仍有成就,“然条达迅快,如肺腑中流出,自是好文章。”有人则认为“也有《题醉翁亭》诗中所描写的玩赏山水之  相似文献   
4.
一、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章》) 句中的“若”,中学课本未注。郭饧良等编《古代汉语》(中册)译为:“好象没有罪过的人走向死地一样。”把“若”理解为“好象”,不妥。从上下文看,这一句紧承上文“舍之,吾不舍其觳觫”,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牵去祭钟的牛恐惧发抖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死地,所以下令放了它,用羊替换它,语  相似文献   
5.
唐代中叶(七四二——八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一般中小地主阶级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有得以进用的可能。而贵族地主阶级分子的子弟,则可以凭借门第的荫庇而登上仕途。他们对前一类后进青年多方压抑,挑剔其缺点,认为这些人的出头,对自己的功名是一种威胁。韩愈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他本人也是科举起家,屡遭挫折,才得到卑低的官位。得官以后,又“动而得谤”,屡遭贬谪:关中大旱,他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役,被贬为阴山令;宪宗迎佛骨,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的“摄”传统解释为“整理”“整顿”,这是值得商榷的。 请看,信陵君特地为侯生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而侯生却不把这看成是什么荣耀的事,特意穿一身破旧衣衫,而且大模大样地上车,直登上座,一点也不礼让。行车途中又故意找麻烦,做尽过场,大摆架子,真是旁若无人,傲慢无礼。作者之所以这样极力夸张、渲染侯生的  相似文献   
7.
一、疑难词句试析将衒外以惑愚瞽乎?愚瞽:一般选本均注释为傻子和瞎子,这正如于在春同志所说“卖果者‘惑’的并不只是愚瞽,如果把‘惑愚瞽’译成欺骗傻子和瞎子,就完全不合原意了。”(见《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但于氏把“惑愚瞽”译为“把人家当傻子瞎子蒙混”,把“愚瞽”理解为意动词,作为“惑”的状语后置,古汉语中似乎没有这种用法。愚意以为“愚瞽”乃偏义复词,词义偏在“愚”,“瞽”只是陪衬,作为“惑”的宾语。《说文》“愚,戆也,从心从  相似文献   
8.
在《游褒禅山记》中这样一句话: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这句话中的“志”是心意的意思,与上文“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志”指志向,意义有所不同。贵州人民出版社《古文选泽》将这句译为“如果尽了自己的志向却未能到达的话,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早期的诗歌气魄宏大,境界开阔,有着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观猎》大约属于他早期的作品,诗人以明快的笔触,描写了观看打猎的情景:在北风劲吹,百草枯萎,高原雪尽的时节,将军纵马放(?),拉角弓,射大雕,驰骋疾速,意气风发;赞美了将军气概的英武,射技的高超,抒发了诗人轻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四册文言文中说到“面缚”的语句有两处:①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与陈伯之书》)。②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阎典史传》)。课本均将这两处的“面缚”注释为“缚手于前”。这是不妥当的。愚以为此处“面”应为正反同辞,相背、反背的意思。按《正字通》云:“面,通偭?闭潘椿铡端滴慕庾衷甲ⅰ贰皞痢弊窒伦⒃?“字义固有相反而相成者,顾未可以穷变之理说之也。偭字古但作面,其后始增人旁作偭耳?鄙跏恰C?或作“偭”)义兼正反,故《韵会》云:“相背曰面。”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