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5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前,有一人告诉旁人说,他读过一首写虎的诗,诗做得好极、妙极,只有四句,便把虎的威武全描写尽了。听的人问:这四句诗是怎样写的?他说:头一句写的是一只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写的是这只虎不知为什么感到很苦,原句我记不起来了。听的人又说:既然第一二句记不起了,就说第三四句吧。这人抬头想了好半天,说:第三句的意思是我忘了,只有第四句记得明明白自,是说这只虎如何如何的凶。  相似文献   
2.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论你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东西,学问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说话、做事不顾自己是否力所能及,以至达到一厢情愿,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那我们就说这人无自知之明。无自知之明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才能,有时因此惹出笑话,说不定还会当众出丑。《嘻谈录》载:从前有一人,略能写得几个字,而又自以为世人很敬重他的“墨迹”,为此一有机会总想露一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读书,既要读的面广一些,吸收广博的知识,又要读得精一些,向精深方面发展。古人说:“于书无所不读”。这是一句兑不了现的空话,因为世界上书籍浩如烟海,怎么读得了!但是,这句话说明,广泛地阅读的主张,自古就有人提倡的。今天,我们正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涉  相似文献   
5.
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求遗书于天下.他下诏:献书一卷、赉(赉:赏赐、赠送)绢一匹.当时有个叫刘炫的人,就辛辛苦苦、日以继夜地写书,你不要以为他是搞"创作",而是在造伪.果然,不久他就造出<连山易>、<鲁史术>等伪书一百卷,恭恭敬敬地献至官府.那个当官的,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管刘炫所献的书是真是伪,居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他因此而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相似文献   
6.
当你去游览厦门的鼓浪屿时,你就会看到鼓浪屿大门口的一块匾上,“屿”字被写成了“(山与)”,轻而易举地就将一座大“山”从“与”的身旁搬到了头顶上。中国的字,除极少数外,一般都是一字一形,写法也是固定的,这有利于识读。上述的“(山与)”字,既非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字,都有形、音、义。在读书时,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因为字或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句、段、篇以至整本书,全是由单个的字或词构成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那么,即使全书读完了,也不会有多大收获,有时还难免要出问题。从字形方面来说,中国的字,形近的很多,不仔细  相似文献   
8.
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在指挥打仗时,总是有一个重点进攻的目标的。为此在战场上,“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如果见敌必打,四面出击,那就无法集中兵力,很难打败敌人。与打仗一样,读书,也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如果什么书都去涉猎,到头来只有广度,没有深度,固然不可取;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一章每一节都“一视同仁”。如果采取“重点进攻”的办法,那往往  相似文献   
9.
用词不当     
有的人,说话、写文章往往用词不当,结果不是词不达意,就是把意思弄拧了,甚至还会引起人们的误解。用词不当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举几种作例子:一是不看对象滥用。比如古代官府常称老百姓为“黎庶”,这个词对缺乏文化的老百姓来说是听不懂的。有一次一知县下乡,问一老人:“近来黎庶如何?”老人答:“今年‘黎树’好,只是虫吃了些。”这样答非所问能怪听的人吗?  相似文献   
10.
望文生义     
古时,某人读一部小说,读到“待字闺中”这句话,不解其义,便去问旁人。有人回答:这是小姐在闺房中等待公子来信。可是等到全书读完,这个情节也没有出现,于是喟然叹曰:“待字闺中谁来信?书中漏笔无人补。”这个笑话对那些望文生义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因为这里的“字”,并非指信。《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代女子十五岁即算成人,可以出嫁了,在出嫁前,只有名。而到了出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