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几个不正确的认识1.学生是不是被塑造的对象学生不是一个被塑造的对象。学生是人,一个有着情感和意志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他们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理解与理想追求,应当受到基本的尊重。我们认为,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更是为了人的教育。人不只是一个接受智力训练、具有工具性价值的被教育的对象,而是整个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主要不是“教”学生什么,而应该是启蒙、引导或启发些什么,应看到学生的天性或其现存的基础,体验和把握认知的结构及其过…  相似文献   
2.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为我国法律所明定的司法原则,是法治与人治的基本式别所在,强调并坚持这一原则对于中国法治现代化有着根要珠意义,但是,在法律运作过程中,宜加强对有限的法律文本以及文本与法官交互行为的法社会学考量。因为,受个性化“前见”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法官对于有待解释的“文本”会有不尽相同或相异的看法,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法律执行的公正,因此,克服立法与司法间的张力,限定司法解释的合理范围,方能形成关于法律相对完整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姚俊廷 《教育》2013,(14):42
宪政体现为法治基础上的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民主、法治和人权是宪政的基本要素。尽管,大学章程是"学校宪法"的说法只是一个形象化的类比,但宪政所具有的限权、维权和法治理念,对学校章程制定与运行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厘清不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要厘清学校内部不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首先要明确学校内部不同事务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较为疏离的状态,这不只是大学教育的特点或学生身心发育阶段所使然,同时与资讯的发达,高校扩招、收费上学等有一定关系,也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密不可分。这种疏离的实质是传统师生关系向平等、民主型师生关系转型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转变尚未完成,正处于冲突、协调之磨合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是一项绝对权,是公民人身权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隐私意识、观念、心理、行为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法律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言说着的“真理”:对法律实践理性特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不仅内蕴着人类的自我意识与价值关怀,更指向了法律的公共性和民主性,表达出程序主义前提下的言说、对话、协商和妥协的内在要求.现代立法和司法推理倚重公众能够自由言说的场域和在场域中的自由言说.法律与实践理性有着内在的契合,是实践理性的体现,一种言说着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在习以为常的地方常常存在着陷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才能推进教育机制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达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