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有机结构论到系统结构论,从单一整合功能论到多维功能分析,从静态结构分析到动态建构论,"结构-功能"方法在西方宗教社会学领域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主要的研究范式.这种宗教研究范式一方面是由社会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近现代社会和研究对象宗教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应该说,当代中国的宗教研究仍需要"结构-功能"范式,并力求在对本土宗教的"结构-功能"研究中,提炼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印度因明、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不同阶段和形态。印度古因明到新因明实现了类比推理向演绎推理的飞跃;汉传因明则形成了“八门二悟”的论辩逻辑体系,并在语用逻辑、辩证思维方面有所探讨。而藏传因明无论在哲学本体论、知识论还是逻辑上都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宗教社会学研究,已经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向,其主要表现为:在研究立场上,经历了对宗教功能的全盘肯定到启蒙时代后的全盘否定,再到现代的重新定位;在研究视角上,经历了从世俗化到非世俗化再到多元化;在知识论取向上,从理性批判到感性取向乃至灵性证明;在思维方武上,经历了从社会建构论到主体建构论.形成这种新取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社会的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宗教在全球的新复兴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和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旨趣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如,第一相“遍是宗法性”中省掉的主词是“因法”而不是宗有法,宗同品、因同品的区分不是窥基所独有。此外,郑文过分夸大了舍尔巴茨基著作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