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囚禁与突围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前不自觉便浮现出一间古老、阴晦、四面密不透风的围墙。围墙里有一群被囚禁的人,他们谈笑风生甚至洋洋得意,从他们欣然的脸上丝毫看不出被囚禁者的悲哀与愤怒。也许,他们被囚禁、奴役太久,已经麻木;也许,反抗无效,终至屈服;也许,他们根本就未曾有过反抗,甚至根本不知自己一直被囚禁在  相似文献   
2.
执教《纸船》一文,出现了这样一幕我所始料不及的精彩: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之后,我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对于阅读来说,最重要的是质疑。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从提问质疑开始。问题提出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  相似文献   
3.
4.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正确理解"课标"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听了石老师的几节课.总觉得石老师的课是启发式教学的活教材。今天再次听石老师的课——《孔子拜师》的教学,石老师那种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的启发式教学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综观整节课.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  相似文献   
6.
紧扣藏区特色和学校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提炼出符合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文化——“融”。在对“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活动文化载体以及课程文化载体等四个方面实施“融”文化建设,以达到实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育人、提升办学品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参加省、市、县级大型的会课、赛课,还是学校自己搞的公开课,课前课后,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在评课上。似乎只有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才能被称为“一堂好课”。否则,你即使有着独特的思考.独具个性的见解,有诸多的闪光点,也只能被一票否决。不得不望“标”兴叹。此种情形,我不仅亲见,而且亲历。每每于此,我在欣慰于新课标的深入人心之时。总会不由地发问:“符合新课标的一定就好,而不符合的就真的一定不好吗?老师们真的对新课标的理念吃透了.理解了吗?”进而叉不得不心生担忧——长此以往。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改革标志,具有“解放”意义的新课标,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束缚?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参加省、市、县级大型的会课、赛课,还是学校自己搞的公开课,课前课后,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在评课上,似乎只有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  相似文献   
9.
听了石老师的几节课,总觉得石老师的课是启发式教学的活教材.今天再次听石老师的课--<孔子拜师>的教学,石老师那种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的启发式教学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综观整节课,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