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中国关于法律移植的认识深刻地镶嵌于时代背景之下,历经了正名法律移植、设计法律移植和否思法律移植三个阶段。这三阶段既是一种历时性演进、推演张开,又是一种共时性的存在、陈陈相因。设计法律移植和否思法律移植阶段所呈现的"二元对立式的法律移植观"使法律移植的认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当今"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深入展开成为目前中国所处的最为显著的新时代背景,使以往影响法律移植的因素发生了改变。法律移植的认识由此面临着逻辑转换。在以往对法律移植认识的基础上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实践理性法律移植观"力求做到移植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把法律移植放入全球化和现代性的整体性格局中去考察和评判,以形成一条既与全球法律文明相沟通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3.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内在地要求学术评价,而学术评价则促进学术研究,学术评价的缺失必将损害并阻碍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就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机制而言,很有必要从法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政治向度、立足于中国法律实践的问题意识、基于思想与理论性“问题”还是实践性“问题”或者对策性“问题”之解决的研究目的设定、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材建设与法学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材的编写成果显著,出版了大量较高质量的教材,但在结构安排、内容安排、学术规范等方面存在不少疸。适应新时期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后我国法学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推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个性化教材。  相似文献   
5.
6.
法治与良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全的良各是真正的法治能够顺利地良性运作的社会心理基础法治的昌明要求社会活动主体形成与法治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基于法律并以地法律的中卢诚为核心的法治良知。法治的推行必须以个人,社会和国家(政府)这些基本的社会活动主体具备起码的良知为前提条件与人格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