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课本练习二指出《土地》这篇散文形散神不散。阅读课文时,思考以下问题,领会“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1、课文开头的两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与课文的中心思想又有什么关系? 2、课文第四段(“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烂灿的现实中来。”)是怎样总领下文的?“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课文中具体指哪些段?“收住”又是指哪些段?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阶段为打基础阶段,就基础而言,因为它内涵的丰富性,我们又得从中确定这个阶段的关键。否则,思想、身体、知识、能力、方法、劳动,等等,就会一起上阵,基础层次就很容易呈现一片混沌。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吧,小学提出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打听、说、读、写的基础,初中、高中也都这样提。甚至进了大学再设大学语文进行补课。中小学12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又是一旦失去便无法追回的打基础的金色的光阴。因此,对打基础的问题须慎而又慎。  相似文献   
3.
翻开词典,查了一个词儿:“榆钱”。上注:“榆荚,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这就是蔡芸芝先生脸上的那颗痣的形状?词出于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作家在勾勒他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的外貌时写道:“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由于我的知识贫乏,不知榆钱究竟有多大,心想,既是“一块”,总不会太小吧。长期来,也并未追究那黑痣的大小。但是, 不知是何缘故,这块黑痣,竟也深深印到了我这个读者的记忆里。呵,现在才知道,榆钱竟有小铜钱那么大!然而,她的学生觉得蔡老师是“温柔”而“美丽”的,而留在我脑中的也是一个十分可爱可敬的形象。以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记得除写这颗痣外,有关外貌的描写,不再有别的了。这次再细看了一遍,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5.
书读到高一下半年,我转了向,不再钟情数理化,把省吃俭用积攒的零用钱买来的数理化参考书全送给了好朋友,一头栽进了小说……回想起来,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初三、高一可说是我数理化学得最有味道、成绩也是最佳的时期。方向何以转得那么快?参考书何以抛弃得那么彻底?原因无非是:本人有了“大”志向,受到了“大”刺激。这个“刺激”是在一堂语文课上受的。老师发完了作文本,开始讲评。“请姚建庭同学读一读  相似文献   
6.
一、综合《事事关心》、《谈读书》二文编写一个“怎样读书”的提纲;综合《关于写文章》《散文重要》二文编写一个“关于写作”的提纲。编写要求:把例子附在有关的纲要下面;原文没有例子的,自己可适当补上例子;在班级或小组里按照提纲宣讲并互相评沦。二、老舍在《散文重要》中说:“每逢老师出题叫学生作文,我便紧张地端起架子,不管老师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