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3.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是独特个性的体现。当代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千姿百态。最近,我们通过问卷方式对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马王中学的100名初一学生进行初中生生物课堂学习风格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及晚期敌基督论呈现了其成熟的“永恒轮回”时间美学。瓦格纳的拜罗伊特节日会演与《帕西法尔》的创作使尼采察觉其中病症,在晚年从瓦格纳追求效果的表演和宣扬宗教救赎信仰两个角度展开批判。批判也成为尼采“痊愈”的契机,通过在叔本华的禁欲主义与同情理念中挖掘现代人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尼采揭露了基督教道德体系的虚伪,进而转向来自主体内在的强力意志,借助查拉图斯特拉正式传达“永恒轮回”的超人信仰。尼采从中彰显的时间美学具体体现为对“大地性”的回归与对“身体感”的重视,蕴含着肯定此在生命的美育意义,在此意义上,其“永恒轮回”思想也是超越传统诗与哲学之争的“哲学之诗”。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立足中国本土大规模调研、针对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瓶颈的计量实证研究,以促进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聚焦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的更深层次需求,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与文献回顾基础上提炼出科技成果自身局限性、转化风险控制不到位和宏观政策环境待完善等制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三方面主要瓶颈,基于对国内千所高校的大规模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成果实用创新性不足、立项时市场需求不明晰、资金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技术风险共担机制待优化、知识产权归属落实不到位和成果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等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突出挑战和问题。据此,提出打造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细化成果分类评估标准和营造多方统筹联动的“政企学研融”合作机制等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