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由我独家采写的《记者隐身惊曝麦当劳“毒油”黑幕》等一系列专题报道,被新华社《新经济报》独家刊发后,迅速被国内外众多媒体全文转发转载。其中有《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还有新华网、新浪网、中华网、人民网、雅虎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这篇报道不仅引起了众多媒体公众和网友的极大关注,而且还引起了中央高层和主要领导的重视。全国还由此开展了对烹炸食用油的专项大检查。  相似文献   
2.
正确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借鉴期望理论模型,激发教育双主体的内在动力;借鉴组织文化理论,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独特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日,四川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原则上应停招、减招或隔年再招,并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通知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高校一些专业就业率低下甚至为零的“鸡肋专业”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这位副总断然否认发生在20多天前的那场人事“地震”与酒鬼酒2009年业绩有关。而另一位高管。则明确表示,酒鬼酒2009年业绩乏善可陈,“是这次冲突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隐性效果指的是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产生的长远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效果的评判及反馈将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通过构建一个由科学的调查体系、真实的综合评分体系、负责的长期跟踪体系相统一的隐性效果评判体系,把它与已有的显性效果的评判体系结合起来,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微观方面来讲,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从宏观方面来讲,政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明确区分高等教育举办者、办学者和行政管理者的含义、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建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2D04年10月26日,《新周报》创刊号刊发了关于“南师大陪舞事件”的报道,成为当期报纸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回味这次报道采访及写作的前前后后,我个人感到颇多感触。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扮演着"知识人"、"政治人"与"经济人"的社会角色,引发复杂而深刻的角色冲突。批判教育学从文化政治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转化型知识分子"角色由外在期待内化为自身的角色认同,扮演好具有公共精神的对话者、批判精神的实践者、人本精神的引导者等多元角色。  相似文献   
9.
美丽而又神奇的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万千植物多姿多彩,无数动物千姿百态。云南又是全国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有着1287万公顷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44.29%,活立木蓄积量14.2亿立方米,并生存着亚洲象、野牛、滇金丝猴等20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珍稀物种占全国的6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