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非这样做不可!”不久前,我在学区听课,即将退休的洪老师这样回答我。 他带的是二年级语文。我听课时,他上的是《流动的画》第一课时。他的课堂没有制作任何课件,也没有什么教学挂图,似乎平平淡淡,但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推门听课”忽视了必要的人文关怀。 判断学校管理方式是否合乎理性,不在于表面效应如何,而在于其背后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能否经得起人们理性的检验。任何管理活动都要追求一定的效能。学校不是工厂,不是公司,不是兵营,而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是一个以生命对生命、用心灵沟通心灵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特殊场所。课堂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隐形性,是精神生产过程,只有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刚教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妙笔生花》时,让学生围绕秋天的色彩写一段话,大部分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也有部分学生习作中有不少错别字,影响阅读,甚至闹成笑话。  相似文献   
4.
《钓鱼的启示》文质兼美。它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这一课从“道”上看,旨在引起导学生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我在备课时发现,作者对儿子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特别细腻,但怎样上课,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一个9岁男孩的爸爸。儿子就在我工作的学校上三年级。  相似文献   
6.
这天上午教学王慧琪的诗歌《我们上路了》。同学们面对即将告别的童年各抒己见。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建议大家可以动笔写几句诗来表达告别童年时的心情,同学们对这样的练笔兴致很高,都想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7.
我也来加分     
2008年10月4日、5日两天,我在安徽医科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安徽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受益颇多。其间,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老师的作文公开课教学,对我触动很大。  相似文献   
8.
9.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介绍自己家里挂着一面国旗。原来他儿子在小学读书时,看见学校升国旗就感觉热血沸腾,也想当一次升旗手亲自升一次国旗。于是,郑渊洁就找老师表达了孩子的想法。而老师却说,旗手都是“三好学生”,或者是“优秀队干”,你儿子当升旗手发挥不了示范表率作用,不能当。过了一段时间,郑渊洁问儿子对升国旗感觉如何,孩子竞说没有什么感觉了,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10.
姚金才 《教育文汇》2012,(10):24-24
去年我接手六年级一个班时,原任班主任特意交待说,班上有个“傻子”叫张斌(化名),学习成绩从来不及格;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千万不要惹他,要不然,出了问题讲不清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