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现阶段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体系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笔者基于最新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其中核心素养中的关于人文底蕴之审美情趣等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结合以上要求通过对现阶段艺术课程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对相关评分制度的改进问题对于整个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改革方面做一定的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有着明确的认知与了解,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课单一的"一对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声乐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实践课以及大班理论课等方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来促进声乐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社会充斥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推动着网络和移动平台设备嵌入生活和工作当中,同样在教学中科技的利用频率保持在持续上升的状态,微课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进入到教育视野当中。本文以微课教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高师声乐教学中微课的特色和优点,提出对微课在当中的运用的思考,并以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出高师声乐教学中如何"全程化"应用微课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声乐课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今后教育工作岗位上能力有效塑造的学科.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对音乐水平要求的提高,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的出现,将会推进一个新的教学时代.在声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时下声乐教学的新潮流.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音乐感觉和其它能力有较好的培养,其直观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改革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声乐课单一的“一对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声乐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实践课以及大班理论课等方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来促进声乐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高师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众多高师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热点课题.为提升高师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不断深化“教、学、研、用”多元发展的教学目标,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形式,详细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高师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姜乐虹 《青年记者》2017,(14):59-60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音乐类型繁多,形式多样,各省区市地方传统音乐都各有特色,展现形式、内容等都有差别,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宝藏.电视媒体由于受众面广、能传播图文声音等特点,成为传播音乐文化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近几年来,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台都兴起了音乐选秀、歌手比赛等声乐节目,很多声乐节目都被打造成了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收视率高的节目多为流行音乐类的,如央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很多地方台的声乐节目表现一般,无法很好地传承地方音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