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其心理也承受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而作为还没有全面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社会压力又是其相对比较稚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相符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在着阶段的心理问题出现比较多,是学校和辅导老师需要重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是中国美术思潮喷发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美术家们继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禁锢后的开放和改革阵痛后的反思,此时的中国美术思潮更日趋成熟,可以说,这个年代对于中国的美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创新的年代,也是一个复兴的年代。  相似文献   
3.
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今高校教师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结合专业课程与教学特点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匠精神与美育精神的统一,坚持“求真务实、道技合一”的内在原则要求。在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建设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加强多方协同联动,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时空协同思政育人体系与教学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微博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操作便捷、交互性强、发展迅速、影响力大的微博在高校学生中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合理借助微博的力量,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提升思政教育的宣传实效,必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于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渐增。本文主要以跨学科融合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为研究内容,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以艺术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和互动为切入点,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形式、专业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创新策略及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人物画对女性美的描绘早在人类的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至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绘画题材,有必要从社会背景、艺术风格表现以及审美观念上来浅谈仕女画的高峰时期的唐代与现代女性题材绘画之差异,以及"仕女画"现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