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宏观角度观察古希伯来文学的美学价值,强调从该民族一神论理念入手,观察其美学思想的必要性,指出这种独特神学思维产生了该民族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许多重要特征:把古代民族狭隘的心理拓展到普世意义的平台,并且在审美欣赏、悲剧精神与喜剧观念上显示了对人类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反感《尼伯龙根之歌》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认为诗史没能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社会环境,因而不符合他的史诗理念;二是他误解西格弗里的原始英雄特性,他从自己的美学观出发,拒斥人物身上的怪诞特征。但黑格尔对《尼伯龙根之歌》的反感还有内容方面的原因。史诗中的原始英雄西格弗里的性格有着相当严重的自身缺陷,因而无法成为德国民族正面的英雄形象。西格弗里的形象在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被重塑为一个激情的浪漫主义英雄,但瓦格纳又赋予他毁灭一切的意志力量,使他看起来更像《尼伯龙根之歌》中铁血般冷酷的哈根。瓦格纳对西格弗里的改造迎合了特定时代的德国青年的英雄崇拜心理,但它所带来的狂热激情却是有害的,因而哲人尼采警告说追随瓦格纳代价甚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