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意互转,演绎出崭新的教学境界。一、沉入词语,叩击言外之音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在对"意"的追寻,而"意"的追寻始于对"言"的感知。随着学生主体的深层介入,从言语表层进入文本的意境,学生即沉入文本,与作者同呼吸、共感受。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在《雪娃娃》(六年制第一册 )的教学中 ,采用如下方法 ,促使学生在感性、理性的协同作用中培养语感。一、设境激趣 ,触发语感古人云 :“韩如潮 ,苏如海 ,柳如泉 ,欧如澜。”形象地描绘了声韵节奏所激发的审美感受。可见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 ,体味节奏韵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 ,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精彩的朗读 ,使课文深邃的内涵 ,高尚的情操 ,优美的语言自然流通 ,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 ,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在教学第一句“下雪啦 ,下雪啦”时 ,和着轻柔舒缓的音乐 ,大屏幕以蓝天飘着的雪花…  相似文献   
3.
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意互转,演绎出崭新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 一、湖州自古美名传(音乐《太湖美》) 湖州是美丽的,那淡淡的山,静静的河,弯弯的桥,轻盈的小船,如诗如画、令人陶醉、令人留恋。湖州是灵秀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孕育着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在言语的表达方式上都会呈现出特有的风格,或清新婉丽,或朴实素雅,或神秘诡异……而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就带给我全新的感受。一、一读一写中,喝出"傲"声在动物界中,鹅的叫声并无非常奇特之处,既没有黄莺般的清脆,又没有画眉般的悦耳,可在作者的心中,却是那样亲切,那样美好。它拥有呼吸的韵律,拥有鲜活的个性。作者一连用了三个近义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运用二个生活场景,以有形之姿写无形之声,以无形之声衬有形之姿,突显鹅的声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