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对学制的演变、规模的扩展、层次的提高等等,大都通过政治变革考虑问题,或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分析,当然这些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容易被忽略的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教育作为一种资本投资和资本消费以及它注定要为经济增长收入带来的益处,还会影响到国民生产净值的总额。从此出发,本文试阐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其后约3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从无到有,军用工业产业工人数已愈万人,资本达5千万银两,民用工业产业工  相似文献   
2.
粤、奉、皖“三角同盟”,即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国民革命派与张作霖的奉系,段祺瑞的皖系,为共同反对直系所结成的同盟。这个同盟存在达四、五年之久,其活动甚为频繁。同盟的各方,尤其是孙中山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对当时的政局变化起了不小的作用,对后来的历史进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2年5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集团战胜奉系军阀集团,北京政权开始由直系独自把持,形成“直系即中央”的局面,一直到1924年10月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而结束。这一时期,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之间关系究竟如何是本文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日贸易,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初叶,即中国隋唐时期,两国之间已有物货交流,此后,中日贸易不断展开,直至近代.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其中一共同之处即都开始派员赴海外留学。说起来中国人到欧美学习并不晚于日本,早在1847年,被称为华夏第一留西学人容闳即赴美,并在以后著成《西学东渐记》,而日本幕府正式派遣留学人员则是在1862年(此前某些强藩也曾派人赴海外学习)。当然,当时容闳之留学尚属私人性质,并非“公派”,但已开启近代中国人到西方求学之风。1866年,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西欧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著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吉田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他早年曾出任过驻中国外交官,但远不及后来出任日本首相时期那样名闻于世.考察其在驻华期间(大体上是中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活动及所起的作用,可以使我们对北洋时期中日关系的了解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