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孔宪金 《江西教育》2006,(14):53-54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能否取得创新成就,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是课堂的统治者,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无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个性的人,把课堂当作教学的演艺场,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