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理论家,军事指挥家.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成功地利用中国古典文学中原有的诗歌形式,创作了一大批刚健豪迈,大气磅礴,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他以“要将宇宙看梯米叱的宏大气魄,表达了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宇宙观和远大的革命周’想.极大地拓展了“别是一家一的词的表现生活的空间。他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古典诗词内容贫弱、格调消沉低下的阴风,使渐趋消亡的古典诗词这一古老形式·再度辉煌——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文学的伟大贡…  相似文献   
3.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对古代文学中的非“人”化倾向的全面反动,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将文学作为“人”谋求民族、阶级独立的工具,鲜明的平民化色彩和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文透视。文学从形象到思想由此获得了现代性品格。其原因主要是“人性”观念的嬗变与西方文学和哲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发现某一时期的精神生活、思想观念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表现出学术品格在流失、非学术化倾向在加剧的趋势。追求“大而全”文学史格局 ,但由于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缺乏必要的理论整合和整体的文学史观照 ,而沦为材料的堆砌。在对某一文学现象进行论述时 ,有意剥夺或模糊其发生的具体历史场景 ,随意地解释 ,客观上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造成学术混乱。从先验论出发 ,用自己预设的理论对原本生动丰富的文学史进行“肢解”。更有甚者 ,有的作者以轻佻的态度 ,以颠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寻开心 ,“痞气”十足。凡此种种 ,都已严重威胁到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严肃学术态度 ,抵制学术颓风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规范 ,匡正学术研究的思维范式 ,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贵族化倾向,是现代文学思潮演进中的重要问题。所谓文学的贵族化倾向,也就是文学的审美化倾向。“纯正”性、“人性”、创造性和纠偏性是其基本原则。贵族化是提升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艺术探索的强大动力。非主潮地位、自身理论的偏颇以及过多的政治化色彩,是其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出现了一种将现代文学史的上限一再前提的倾向,已严重危机到学科本身的生存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重要的是指它是对古典文学的全面超越,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它的上限应划在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时期:首先,以《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和《人的文学》等文章为标志,开始了对古典文学彻底而自觉的“清算”。其次,在“清算”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观念,从理论上划开了一个新的时期。再次,文学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系列从内容到形式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是划分现代文学上限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