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汉的恋情赋采取以男性为中心的角度,或写女主人公企求爱情,或写她们“愿枕荐席”,带有一定的庸俗情调。东汉末年的恋情赋则改变了西汉的陈腐套路,而代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表现男女双方纯真情感的交流。角度的不同体现出西汉、东汉士人对女性态度的变化,由贬低到尊重再到仰慕。汉末士人借恋情赋一步步地走向世俗,走向情感,走向内心,进而走向人性的回归与文学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南朝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非常注重品人辨体。品人主要表现为对丕、植的推尊与对刘、王优劣的论争;辨体主要表现为区分建安文学与其他时代文学、探讨建安作家的渊源以及评定相关文体的代表作品等。  相似文献   
3.
《小团圆》深受中国传统人情小说的影响。一方面,它继承《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的传统,着意描写"日常生活的况味",揭示世俗悲欢,暴露人性的软弱、自私与卑劣。另一方面,它又借鉴才子佳人模式,企图借"言情"拯救"世情"。但言情最后却被荒凉的世情侵蚀、破坏,越发显出世情的虚无。  相似文献   
4.
《小团圆》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张爱玲在人性方面深刻入微的挖掘,也不仅在于她的剧烈的创伤体验,更多地在于她令人惊叹的炉火纯青的语言。荒凉悲戚的音韵,浓烈阴郁的色彩、独特新奇的比喻,显示了张爱玲晚年不衰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