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色升学率     
看到过一篇章《欧美下功夫提升竞争力》,副标题是:投巨资培养创造型人才,用绿色GDP衡量经济发展,西方国家在遭遇GDP增长困境之后.掀起了寻找新的发展标准的热潮。1989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利首次提出“绿色GDP”概念。它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世界银行正式推出“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十六大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改变在经济建设中单纯追求高耗低效GDP的倾向,保护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顺应了国际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孙占林 《江苏教育》2007,(17):25-25
校长的日常工作是繁杂的。其中既有制度建设中的“有情”和“无情”的问题,也有程序的完备性问题;既有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分配问题,也有课程领导和教学指导的问题:还有班主任工作和教师非正式组织的问题。这些疑难,都是校长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校长就是在发现、解决、反思这些接踵而来的矛盾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经允许后才可发言。如教师讲到某一环节或某一个问题时,突然有个学生接教师的“话茬”,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被打乱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是违犯课堂纪律,学生一般也不敢。这学期,在教《蟋蟀》一课时,我提出“谁知道蟋蟀又叫……”还没等我说完,一个男生急不可待地,没举手就抢着回答:“蟋蟀又叫蛐蛐,书中说蟋蟀在平台上弹琴,实际上就是蛐蛐发出的叫声。这是我从课外书中了解到的。”对这位同学急切,甚…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教师默会知识表现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舞台。“其专业品质的提高依赖于通过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默会认识,这种经验的积累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学习过程,它很难被清晰观察并通过明确的外部活动改变。”因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并不是单凭教学法就能很好地同时适应所有学科和主题的。教师面对的是逐渐有差异的学生团体,因此,不会存在某种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最好的传授知识的教与学的方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凭直觉的,是不可以直接传授的,并且只能靠经验把…  相似文献   
5.
孙占林 《江苏教育》2008,(17):12-12
某校长在介绍自己的学校文化时,指着学校建筑的两种基本色调——灰色和黄色,顿为得意地说,“灰色”和“黄色”寓意着“辉煌”,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得到精神和意志方面的激励和熏陶.  相似文献   
6.
孙占林 《上海教育》2007,(6B):30-30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是在对“教育的应然状态”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好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入手,对现代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现代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侧重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文言文教学应在强化古今词义和用法的联系中,侧重培养对谓语位置的语感;古诗教学应在深入了解传统审美习惯的基础上,侧重对转句的意义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基础,同时参阅了一些明清小说,对《金瓶梅》的“被”字结构作了多方位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动词词义不指向主语的反向结构是在“被”字结构中各种成分相互作用下演变发展的结果。在明代,反向结构已发展得相当成熟。②非活体名词充当主语的现象在明代已经成熟。③表中性意义的“被”字结构在明代已经形成,其萌芽状态可上朔到唐代。④表被动关系的语法功能词在明代有六种词汇形式,其中以“被”、“吃”为多。  相似文献   
9.
孙占林 《现代教学》2010,(10):36-36
在许多班级公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有这么一条规定:“老师在和不在要一个样。”作为班级管理,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和要求,谁也不会细想其背后所隐含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论语》《孟子》《老子》三本书中反义词的考察,对反义词的构成要素,判断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反义词是语用目的作用于词义—即对某些义素的选择,并利用其在特定语义基础上形成的极端义而构成的聚合;②反义词在极端义上形成的种种对立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现象不完全等同;③反义词的不同类别在反义强度上呈现出的依次递减的趋势反映了客观事物在形成过程中的渐变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