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关数据统计发现高校科研领域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层次结构低下,高端人才稀缺,呈现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女性“高端缺席”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现有研究归结为三类:生物决定论、个人选择论、社会选择论.但从以上三方面影响到女性个体行为如何发挥作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环节,即女性主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对女性的科研活动起着行为导向与规范作用.文章试图从主观因素视角剖析高校科研领域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专业资料室在高校中是一个数量众多而必不可少的层次。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情报工作,并形成自己的特点,这是专业资料室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在专业资料室多年工作的体会,深感定题服务对专业资料室来说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拟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谈高校外文系资料室的建设孙咏洁一、在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科研中,外文系资料室的作用十分重要,占据主导地位高校图书馆与各系资料室都起着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图书馆网,是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关系而言,各系资料室...  相似文献   
4.
孙咏洁 《文教资料》2012,(18):133-13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女性进入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女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已成为社会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教育部2010年最新教育统计数据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与男教师相比,我国高等院校女教师普遍层次结构偏低,青年教师呈现"女性化"倾向,女教师高层次人才稀缺,高校女教师发展总体处于劣势。文章试图从影响我国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自身因素、我国现实的社会因素和"马太效应"和"有限差别"理论三方面入手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提出促进高校女教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咏洁 《文教资料》2012,(25):127-12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女性进入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女性科研人员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目前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不利于女性科研人员发展的四方面问题和阻碍其发展的三方面因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高校女性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咏洁 《文教资料》2012,(21):117-119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分层现象,主要表现在科研领域中层次结构、科研产出及所获得的职位、声望的性别差异。女性层次结构和科研产出偏低,从事尖端研究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研究发现,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的特殊年龄阶段,尤其是刚进入婚姻家庭生活的时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关键期。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的关键期,主观价值取向悄然发生微妙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因素的同行评议的隐性性别歧视和现有政策、激励机制的性别盲视加剧了她们职业发展关键期的劣势积累。因此,改变高校女性科研人员职业发展不利现状的根本途径,就是高度关注其职业发展关键期主观价值取向的微妙变化,大力营造有利于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奋发有为的氛围,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推动她们不断向高端、尖端领域攀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