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通俗小说快速发展,当时的主流言情小说和社会小说都已发展成熟并实现了合流,这其中既有文化生态、读者群、作家群变化的诱因,又有新文学、西方文学的影响因素。合流之后的社会言情小说在创作模式、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本文针对社会小说与言情小说整合的诱因与整合之后的形态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
西南联大是汪曾祺文学创作起步的地方,其现代性与乡土性杂糅的特性奠定了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底色,这所战时大学的特殊情状为作家汪曾祺的成长提供了机缘与温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南联大就没有日后的汪曾祺,但很少有文章专门论述西南联大与大家汪曾祺的关系。论文从西南联大的教师构成、授课内容与形式、独特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西南联大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是汪曾祺文学创作起步的地方,其现代性与乡土性杂糅的特性奠定了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底色,这所战时大学的特殊情状为作家汪曾祺的成长提供了机缘与温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南联大就没有日后的汪曾祺,但很少有文章专门论述西南联大与大家汪曾祺的关系。论文从西南联大的教师构成、授课内容与形式、独特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西南联大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先勇是一个极具悲悯情怀的作家,在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类困境的深情关注及对人生悲剧的不懈思索,本文从分析《花桥荣记》和《那片血一般的杜鹃花》中的灵肉冲突入手探究其中蕴含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6.
《生死疲劳》是莫言颇具集大成性质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与农民进行了深入思考。小说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形象就是蓝脸,基于对这个艺术典型的塑造,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民对个体自由的渴望、对私有土地的追求以及人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文化特征作了具体展示。这篇文章从蓝脸这一形象出发,探究《生死疲劳》中丰厚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