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历来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数学自身的不断成长,显得越来越重要。早在17世纪工业革命时代,弗·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同时,他还指出:“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轻视数学必将造成对一切知识的损害,因为轻视数学的人不可能掌握其它科学和理解万物。”《数学译林》4卷第2期163页》  相似文献   
2.
哲学,应该是人们普遍需要的一种精神食粮。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谈论改革,研究改革,实践改革,生产力正在得到发展,出现了空前好的形势。哲学怎样适应这样的形势?我想不必要在哲学课程或教材中过多地讨论具体的改革问题。从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来说,应该使人们通过哲学理论的学习,一是获得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是获得正确的思想方法,科学的思维原则。我翻看了几本教材讲的实践概念,内容  相似文献   
3.
哲学思想是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甚至是最集中的标志。如能作到象马克思说过的那样,把人民中“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那么,哲学怎会不享有威信,不受到群众的热爱和尊重呢?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数字地球” ,就是人们希望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模型 ,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取到的信息 ,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 ,既能体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 (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 ,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利用。这是研究各种地球变化的需要 ,是 2 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字地球有全球、国家、城市三个层次。按照“数字地球”的思路 ,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必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好“数字中国” ,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也才有可能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策划相应的数字化建设 ,如“数字上海”、“数字北京”等 ,为在 2 1世纪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正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现在已迈入向复杂性进军的时代。和过去相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呈现着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如果说,19世纪的各门自然科学主要是分门别类地研究各种自然过程,那么,现代科学则进而研究各种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协调发展。所谓复杂系统,相对简单系统而言,是指因素多、过程多、关系多、层次多,而且棚互作用错综复杂的系统。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探寻各种叶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而方法的创新常常是来自综合地巧妙地运用多种多样的已有的科学方法。1986年,物理学家尼科里斯和普利高津在他们合著的《探索复杂性》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以多种概念和方法相互冲击与汇合为特征的时代,这些概念和方法在经历了过去完全隔离的道路以后突然间彼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重视和关心数学。马克思自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起,直到逝世前不久,数十年间始终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和钻研数学。他读了许多数学方面的书籍,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笔记,其中有详细的读书摘录和评语,大量的算草,以及对某些数学问题特别是微分学问题的研究手稿。恩格斯也涉猎了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一些数学著作,并有关于数学的札记和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时还在通信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很具体的讨论。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交叉科学时代的需要。当前,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走向综合,准确些说,是走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所谓“高度分化”,是指学科越分越细,新学科、新分支、新门类越来越多;而同时,不同学科分支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以各种不同方式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总趋势。学科交叉现象虽然早已有之,在自然科学中就早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科普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心,报刊上的科普作品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科普书籍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图书市场.我国的科普出版事业正显示出一派兴旺蓬勃的气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