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心。我国少数民族人口70%以上分布在边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传统生计、文化特征等原因,少数民族农民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实现现代农业转型,他们以出租方式大量流转土地就会造成失益、失业和失权等问题。在市场主导的土地流转中,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不仅体现在法律和优惠政策上,还需要有一种制度安排。这就是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构建以农民合作组织为载体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制度,进而完善土地收益权、经济发展权和社会管理权等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下,由市场化引起的农村消费城市化现象,会导致朝鲜族聚居区持久性的城乡结构分化。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应放在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  相似文献   
3.
孙岿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5):99-102
消费一直是朝鲜族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劳务输出打破了原有社会体系的均衡,造成新的消费需求。“韩流”加速了外来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使朝鲜族消费的社会整合作用滞后于它的分化作用。朝鲜族消费文化变迁应该是由无意识变迁到有意识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应利用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杠杆”来指导和调节消费者的行为,促进消费者行为合理化,使其在社会整合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既相似又不同,应从韩国借鉴哪些经验?为此,笔者与刚从韩国农村参观考察回来的朝鲜族乡镇领导做了访谈。通过他们在韩国考察的亲身感受,认为朝鲜族地区与韩国农村存在主导思想上的差异、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异、农民参与意识上的差异、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上等六个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当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挖掘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底蕴,建设集生产生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村社区等措施是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试论维吾尔族亲属称谓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己调查的维吾尔族171个亲属称谓,结合民族学,语言学有关理论,分析了维吾尔亲属称谓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维吾尔族亲属制度,家庭,婚烟制度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兴趣,从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的生活文化受到韩国生活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急于追赶韩国流行时尚、模仿韩国生活方式的“韩流”现象。虽然中国朝鲜族文化与韩国文化具有相似性,但两者消费方式的特殊性大于相似性,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朝鲜族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才能建立良性的消费模式,促进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